玩手机,快乐or空虚?
出门只能带一样东西,你会选择什么?
视频聊天、点外卖、在线购物……手机涵盖了衣食住行娱乐,似乎带来数不清的好处。与此同时,有关手机的负面新闻也渐渐多了起来,过马路玩手机被车撞到,聚会不过是换个地方玩手机,已经凌晨三点仍抱着手机不放,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。
除却必要的使用(如支付、工作交流等),人们仍花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,那些时间是怎样被消耗的呢?刷朋友圈、刷微博、刷抖音,这几项占了大部分时间。在进行这些活动时,我们并没有明确的目标,因此也不会出现达到目标就结束的情况。或者说,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“迅速快乐”。
加上引号,表明这并不是真正的快乐。滑动手指,期待着动态或者某个视频让我们嘴角上扬,如果超过10秒还不好玩,拖进度条,要么果断pass,寻找新的乐子。那么乐子何时才会出现呢,不知道,我们所做的就是不停的划屏幕,盲目又执着的在信息海洋里飘荡,时间一分一秒、慢慢流逝。等我们终于精疲力尽的放下手机,问问自己收获了什么,真的快乐吗,留下的恐怕只有空虚。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下一次依旧充满期待的拿起手机,继续手指的滑动。
手机魔力从何而来?看一个心理学实验
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将小白鼠放入一个盒子中,按动里面的杠杆,就会有食物滚入盒子。小白鼠很快学会了按杠杆获取食物。后来斯金纳改变了游戏规则,按动杠杆不一定带来食物,可能是三次、五次、十次的按动,才出现一次食物。与之前每次的按动必会出现食物相比,小白鼠热情高涨,不知疲倦的按按按。这和人类赌博成瘾非常相似,赌徒总想着下一次就会赢,因为不确定性而加强了赌博的吸引力。
功能再强大,不过是工具,我们使用它为我们服务,不能本末倒置被它摆弄。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努力,来自于为了自我实现而拼搏,这样的快乐是深刻的、悠长的,让我们得到成长,是值得付出时间的。而无节制的玩手机带来的不过是轻浮的乐子,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甚至倒退。